—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11-08 12:26:19校本教研
浏览次数:870次
标签:校本教研大全,http://www.duosi8.com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内容提要:时代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我校在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确立了创办“阳光型”特色学校的发展规范,其核心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发了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办法”“课程评价”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述。
2004下半年,海宁市南苑小学《阳光型特色学校创建规划》出台,指明了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将渗透于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努力培养和造就“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作为学校特色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的要求。由此,开始酝酿开发一套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筹备,20xx年,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已见成果。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作一阐述。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
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学生也是社会人,每一位学生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压力,心理上的问题需要及时疏导,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成为学校关注的一个课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化解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让学生掌握情绪自我调节和疏导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这是儿童和青少年个体发展的要求。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不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珍疗。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历程
20xx年,南苑小学开始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开始了《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疏导,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二轮研究,立项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立足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持和发展性研究,标志着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认识的深入。通过两轮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形成了培养的模式,并且培养了一批有专业辅导经验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逐步在广大教师头脑里扎根。xx年,根据特色学校创建的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创建“阳光”特色学校的规划,把培养身心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战略,更是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了一个学校教育全局的高度。
在此情况下,分析目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找出阻碍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问题和我校学生现阶段特有的问题,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发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成为我校校本开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的,不在于心理的珍疗,而在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一句话,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智能训练、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各个方面。
三、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 可行性原则:
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 发展性原则:
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促进”的功能。
3、活动性原则:
① 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时应突出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堂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
②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各课的教学环节既照顾到教师教学过程的编写,又充分考虑到学生阅读的兴趣,即学生通过阅读读本能够自能掌握一些技巧,突现教材的自助作用。
4、差异性原则:
主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四、 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1、通过两轮课题的研究和心理课的开设,班主任已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心理教育的教学设计方案,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我校40周岁以下的教师已通过二门心理健康课程的自考,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有着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有6人已通过了心理健康专职辅导的课程培训和考查。
3、目前,信息渠道畅通,有较多的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为我们编制校本课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4、聘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土作为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使开发更具科学保障。
五、 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我校“阳光”特色学校的创建,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目前学生的不少烦恼,来自于学习方面的较多。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而言,也与学业有着较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在现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教材中,对于学习的关注相对较少,我们针对这一状况,适当突出了学习辅导方面的权重,以培养“会学”的学生。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特色之一。
1、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①、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③、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
六、 课程内容
1、确定各年段内容的依据及构想
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主要环境是校园和课堂,他们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以及生活上,所以,校本课程内容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交往”三个板块来呈现,涉及到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培养,耐挫力培养,青春期辅导等各个方面,其中比较突出了快乐学习这一方面的辅导,这是基于学校是学习活动的主阵地这一基本认识定位。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既有相似的连续性,又呈现出不同特点,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分成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内容辅导内容相对于年龄段,对应地分为低、中、高三段,快乐学习,快乐交往,快乐生活这三个板块的内容在不同的年段反复出现,螺旋上升。
每个年段各设置20课时,三段共计开发60个课时。
2、低段课程内容(括号内数字为课时数)
第一板块:快乐学习
学习习惯辅导(2) 智能训练 (2) 学习方法辅导(2)
第二板块:快乐交往
处理同伴关系辅导(2) 与老师交往辅导(1) 与父母的关系辅导(1)
第三板块:快乐生活
认识自己的学校(1) 适应学校的环境(1) 正确面对挫折(2)
生活习惯辅导(2)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 游戏辅导(2)
3、 中段课程内容
第一板块:快乐学习
学习习惯辅导(2) 学习方法辅导(2) 智能训练 (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内容提要:时代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我校在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确立了创办“阳光型”特色学校的发展规范,其核心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发了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办法”“课程评价”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述。
2004下半年,海宁市南苑小学《阳光型特色学校创建规划》出台,指明了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将渗透于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努力培养和造就“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作为学校特色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的要求。由此,开始酝酿开发一套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筹备,20xx年,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已见成果。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作一阐述。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
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学生也是社会人,每一位学生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压力,心理上的问题需要及时疏导,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成为学校关注的一个课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化解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让学生掌握情绪自我调节和疏导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这是儿童和青少年个体发展的要求。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不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珍疗。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历程
20xx年,南苑小学开始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开始了《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疏导,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二轮研究,立项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立足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持和发展性研究,标志着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认识的深入。通过两轮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形成了培养的模式,并且培养了一批有专业辅导经验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逐步在广大教师头脑里扎根。xx年,根据特色学校创建的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创建“阳光”特色学校的规划,把培养身心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战略,更是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了一个学校教育全局的高度。
在此情况下,分析目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找出阻碍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问题和我校学生现阶段特有的问题,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发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成为我校校本开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的,不在于心理的珍疗,而在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一句话,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智能训练、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各个方面。
三、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 可行性原则:
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 发展性原则:
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促进”的功能。
3、活动性原则:
① 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时应突出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堂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
②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各课的教学环节既照顾到教师教学过程的编写,又充分考虑到学生阅读的兴趣,即学生通过阅读读本能够自能掌握一些技巧,突现教材的自助作用。
4、差异性原则:
主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四、 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1、通过两轮课题的研究和心理课的开设,班主任已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心理教育的教学设计方案,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我校40周岁以下的教师已通过二门心理健康课程的自考,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有着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有6人已通过了心理健康专职辅导的课程培训和考查。
3、目前,信息渠道畅通,有较多的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为我们编制校本课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4、聘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土作为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使开发更具科学保障。
五、 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我校“阳光”特色学校的创建,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目前学生的不少烦恼,来自于学习方面的较多。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而言,也与学业有着较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在现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教材中,对于学习的关注相对较少,我们针对这一状况,适当突出了学习辅导方面的权重,以培养“会学”的学生。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特色之一。
1、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①、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③、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
六、 课程内容
1、确定各年段内容的依据及构想
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主要环境是校园和课堂,他们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以及生活上,所以,校本课程内容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交往”三个板块来呈现,涉及到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培养,耐挫力培养,青春期辅导等各个方面,其中比较突出了快乐学习这一方面的辅导,这是基于学校是学习活动的主阵地这一基本认识定位。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既有相似的连续性,又呈现出不同特点,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分成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内容辅导内容相对于年龄段,对应地分为低、中、高三段,快乐学习,快乐交往,快乐生活这三个板块的内容在不同的年段反复出现,螺旋上升。
每个年段各设置20课时,三段共计开发60个课时。
2、低段课程内容(括号内数字为课时数)
第一板块:快乐学习
学习习惯辅导(2) 智能训练 (2) 学习方法辅导(2)
第二板块:快乐交往
处理同伴关系辅导(2) 与老师交往辅导(1) 与父母的关系辅导(1)
第三板块:快乐生活
认识自己的学校(1) 适应学校的环境(1) 正确面对挫折(2)
生活习惯辅导(2)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 游戏辅导(2)
3、 中段课程内容
第一板块:快乐学习
学习习惯辅导(2) 学习方法辅导(2) 智能训练 (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 ·上一篇:《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 ·下一篇:实验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相关文章
-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 ›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 › 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
- › 小学心理健康广播稿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tag: 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大全,教育文档 - 校本教研
相关分类
热门推荐
- · —从时代的变化思考校本管理
- · —校本课程的误区解析
- · —立足校本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
- · —校本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 · —教育反思——校本教研的策略之一
- · —打造与生态环境友好型学校
- · 怎样创造姓使用教材?
- · —让校本研究提升我们工作的价值
- · —教师,在校本教研的沃土成长
- · —中小学“校本研究”及其推进策略(续3
- · —校本培训:教师的三种夸业境界
- · —提升课例的研究价值
- · —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之我见
- · —校本研究辅导
- ·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 · —艺术校本课程设置
- · —不妨来个校内“借班上课”
- · —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下的“备、学、教、
- · —校本研究的困境
- · —立足服务,打造“人民满意学校”
- · —发挥家长评价,有效促进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