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学习中心 | 下载中心 | 知识大全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教育学习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答案

11-08 12:25:08高三语文教案
浏览次数:577次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http://www.duosi8.com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答案,
11。(钟嵘的;“风骨”(“风力”;论
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又要“润之以丹彩”。“风力”与“丹彩”兼备,才是最好的作品。他在《诗品序》里论及建安文学时,怀着无限崇敬的笔触写道:“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至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钟嵘强调“建安风力”,从他对“建安风力”的论述及所举的例子看,他为“风骨”(“风力”)树立这样一个标准:它具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直寻自然、重神而不重形以及语言风格明朗简洁、精要强健的特征。
12.(钟嵘的;“诗有三义”说。
“诗有三义”是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来的:“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三义”具体所指是什么呢?文中接着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用现在的话说,钟嵘的“兴”,就是诗的语言要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比”,就是写景叙事要寄托作者自己的情志;“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但写物中也要用有寓意的语言。并且要综合运用这“三义”,即如他所说的,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才是最有“滋味”的作品。
三、单项选择题
1.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A;。
A.曹丕 B.钟嵘
C。刘勰 D. 陆机
2.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是( D ;。
A.钟嵘《诗品》 B.刘勰《文心雕龙》
C,陆机《文赋》 D.曹丕《典论;论文》
3.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
C。《诗品序》 D. 《文赋》
4,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A ;。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
5。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C ;。
A.曹丕和钟嵘 B. 陆机和刘勰
C.曹丕和陆机 D.钟嵘和刘勰
6。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A;。
A.陆机《文赋》 B.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C,曹丕《典论;论文》 D.钟嵘《诗品序》
7。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 A ;
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
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
8.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这里的“会意”是指( A ;。
A.具体构思 B.文章立意
C,领会文章主题 D.汇合多重镜像
9.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 C ;。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10.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C ;。
A.反映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
B.反映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C.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D. 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
11.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B ;。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
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
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
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
12.《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DA.“风即文辞,骨即文意”
B.“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
C.“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
D.“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13.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A ;。
A.“直寻” B.“诗赋欲丽”
C.“诗缘情而绮靡” D.“滋味”说
14.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们的源头则分别是( B A.《论语》和《庄子》 B.《诗经》和《楚辞》
C.《诗经》和《庄子》 D. 《论语》和《楚辞》
l5。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 B )
A 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
B 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
C 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义广”的经验来写作
D 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
16.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批评家是( B )
A 庄子 B 钟嵘 C 孟子 D 刘勰
四、翻译题(
五、问答题
1. 试阐述《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的内涵及其在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
“文以气为主”就是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在曹丕看来,正是作家个性的不同才有作家风格的不同。他主张才性一致,性定其才。“文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曹丕强调文气的不同是因人的天赋禀性不同,故而无法以人力改变。这种看法有很明显的片面性,实际上人的个性形成虽有天赋的因素也有后天人为的因素。但就文章的风格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来讲,则确是有不可力致的必然性的。文气观点的提出正反映了汉魏之交建安文学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上,向强调作家个性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对这一时期创作特征和新文学思潮的理论概括,表现了与经学时代完全不同的文学批评标准。曹丕论“气”清楚地反映了建安时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与美学要求,并对这时的创作特征作了总结和概括。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
2. 曹丕的“诗赋欲丽”作为文体论的观点与以前的文论有何区别?
“诗赋欲丽”是指诗歌、赋体应该(文辞)华美。曹丕以前还没有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论”,文学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出来,如《诗经》是“经”,并被看作文学作品。与以前的文论相比,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的美学特征(即“丽”),认识到文学应该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
这与以前“诗言志”的文论观点是不一样的。“诗言志”中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所谓“赋诗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左传》里常出现的“志”多指政治态度、理想抱负。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其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了重视。譬如《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弥节”中“志”的内容除了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还包括了这种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以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
3. 《典论论文》批评了当时文坛上哪些不良现象?
首先,曹丕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风气,认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他在举例说明"文人相轻"的文坛事例后,分析这种风气的产生原因时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可以说,曹丕对"文人相轻"的风气的批评是相当深刻和实事求是的。其次,曹丕反对好古贱今,批评当时"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这种风气产生的原因在于失之于考察和盲目的迷信。他通过批评,实际上肯定了今胜于古,肯定了文学的进步和进化,是一种文学进化论的思想。肯定了今胜于古,这在当时也是一种难得的见解。
4.如何理解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这一论断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地肯定了建安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发展的方向,比曹丕“诗赋欲丽”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更成为千古名言。陆机只讲抒情不讲言志,实际上是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到“止乎礼义”的束缚的巨大作用,它使得诗歌突破了经学的控制,使得诗歌真正回到了它本来的审美面貌,使得诗真正为诗,文学真正为文学。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
“绮靡”并非“yin艳”、“侈丽”之意,而是指“精妙之言”,是没有贬义的。刘勰《文心雕龙》讲“《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以及西晋文学“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等,都没有贬斥含义。可以说陆机重视语言表达的形式问题,儒家只说文辞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可是陆机第一个明确提出形式的重要性,这一首创对于整个六朝文学重视语言艺术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答案》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