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的类型(二):研究型教研
11-08 12:26:19校本教研
浏览次数:764次
标签:校本教研大全,http://www.duosi8.com
—校本研究的类型(二):研究型教研,
4.总结研究成果
总结在课题研究中既是一个研究循环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研究循环的中介。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整理和描述,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及其“情节”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这是叙事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的体现,它会给教师的研究带来新的变化,教师作为研究者不再依赖于他人的话语而转向直接讲述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和教育生活体验,“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这是个人课题校本研究改变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关键。
第二,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是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
第三,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予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改正,它不可能停滞在一个凝固的“成果”上,而是一个不间断的自我修订、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任何总结,都只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8]
在上述工作之后,教师应该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其构成主要包括:①课题提出的背景;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已有研究成果;④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⑤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⑥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这是一般的体例,切忌将其形式化和绝对化,写作过程也要避免“科学化”、“客观化”的纯理性论述,要积极采用生活故事和经验叙事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突显课题研究的人文性、个体经验性,反映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使研究报告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
课题研究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线性结构,而是一个不断的趋进问题解决的复式循环结构。实践证明,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著:《教育学的建构》,湖南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第8页。
[2] 引自管锡基 陈为友:“校本教研与文本阅读”,《中国教育报》20xx年7月8日第8版。
[3] 参见刘永和:“基层教师呼唤‘个人课题’”,《教育科学研究》20xx年第6期。
[4] 引自陈小平:“教科研:你何时才能平易近人?”,《教书育人》20xx年第5期。
[5] 引自郑慧琦:“谈学校教育科研评价的基本取向”,《上海教育科研》20xx年第5期。
[6] 参见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xx年第4期。
[7] 引自宋林飞:“还教师应有的科研范式——兼论群众性教育科研的体制创新”,《上海教育科研》20xx年第5期。
[8] 参见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xx年第4期。
,—校本研究的类型(二):研究型教研
4.总结研究成果
总结在课题研究中既是一个研究循环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研究循环的中介。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整理和描述,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及其“情节”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这是叙事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的体现,它会给教师的研究带来新的变化,教师作为研究者不再依赖于他人的话语而转向直接讲述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和教育生活体验,“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这是个人课题校本研究改变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关键。
第二,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是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
第三,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予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改正,它不可能停滞在一个凝固的“成果”上,而是一个不间断的自我修订、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任何总结,都只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8]
在上述工作之后,教师应该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其构成主要包括:①课题提出的背景;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已有研究成果;④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⑤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⑥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这是一般的体例,切忌将其形式化和绝对化,写作过程也要避免“科学化”、“客观化”的纯理性论述,要积极采用生活故事和经验叙事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突显课题研究的人文性、个体经验性,反映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使研究报告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
课题研究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线性结构,而是一个不断的趋进问题解决的复式循环结构。实践证明,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著:《教育学的建构》,湖南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第8页。
[2] 引自管锡基 陈为友:“校本教研与文本阅读”,《中国教育报》20xx年7月8日第8版。
[3] 参见刘永和:“基层教师呼唤‘个人课题’”,《教育科学研究》20xx年第6期。
[4] 引自陈小平:“教科研:你何时才能平易近人?”,《教书育人》20xx年第5期。
[5] 引自郑慧琦:“谈学校教育科研评价的基本取向”,《上海教育科研》20xx年第5期。
[6] 参见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xx年第4期。
[7] 引自宋林飞:“还教师应有的科研范式——兼论群众性教育科研的体制创新”,《上海教育科研》20xx年第5期。
[8] 参见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xx年第4期。
,—校本研究的类型(二):研究型教研
《—校本研究的类型(二):研究型教研》相关文章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 › —立足校本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
- › —校本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 › 小学英语单词认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校本研修
- › —让校本研究提升我们工作的价值
- › —中小学“校本研究”及其推进策略(续3)
- › —校本研究辅导
- › —校本研究的困境
- › 小学校本研修经验交流
- › —教学案例在校本研究中的应用
- › —中小学“校本研究”及其推进策略(3)
- › —校本研究的取向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校本研究的类型(二):研究型教研
tag: 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大全,教育文档 - 校本教研
相关分类
热门推荐
- · —从时代的变化思考校本管理
- · —校本课程的误区解析
- · —立足校本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
- · —校本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 · —教育反思——校本教研的策略之一
- · —打造与生态环境友好型学校
- · 怎样创造姓使用教材?
- · —让校本研究提升我们工作的价值
- · —教师,在校本教研的沃土成长
- · —中小学“校本研究”及其推进策略(续3
- · —校本培训:教师的三种夸业境界
- · —提升课例的研究价值
- · —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之我见
- · —校本研究辅导
- ·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 · —艺术校本课程设置
- · —不妨来个校内“借班上课”
- · —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下的“备、学、教、
- · —校本研究的困境
- · —立足服务,打造“人民满意学校”
- · —发挥家长评价,有效促进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