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评价研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评价研究
---------------------------阶段性实验总结
一、 实验目标
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有效手段。它是一种教学活动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种教学活动的开始。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下一步教育目标的制订,因此说“评价改革是课改成功的杠杆”。近年来,我们全区实验班级和教师,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特点,对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了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让家长、学生、教师、社会等多方参与,共同交互评价;通过激励性语言、测评性表格、奖励性物质等呈现形式,促使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活动中积极地体验,不断地醒悟、内化,使其人格得到和谐发展。同时,也不断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找出运作规律、操作方法,推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 取得的成绩
自开题以来,广大实验教师都在学生评价方面积极地开展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与探索,(虽然评价教学的研究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两部分,我们广大教师重点要研究的当然是对学生的评价,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就是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简单介绍如下。
(一)教学评价生活化
学生生活中的日常是件是学生天天都在过的日子,是每天都可能发生的是件,如与同学争吵、损坏公物、挑吃挑穿和家长闹矛盾等。日常生活中的是件大多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但也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琐事”塑造着儿童的品性和人格。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日常是件,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比如,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在校内校外的生活实际,开设品德评价课。规定“按时上学、勤奋学习、文明活动、尊重老师、团结友善、认真做操、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勤俭自强、走好路队”等各方面的评定内容,呈现主体评价的形态,使教学评价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拓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教育内容,不仅开放了课堂,而且改变了以往教师对学生单一的、封闭性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自己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充分发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教学中广大实验教师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评价,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习惯、学习方法、合作意识等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自己,获得成功与自信。比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我的一家”单元评价表格的设计,促进了学生爱家、为了家庭要承担一定责任的意识。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
评价时教师以包含真情的语言评价为主,同时配合使用掌声、图片、小金星、奖牌等形式进行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和冬天一起玩》《寻找春天》搜集材料时设计的评价表格,图片等。评价时教师以包含真情的语言评价为主,同时配合使用掌声、图片、小金星、奖牌等形式进行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评价主体多样化
在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中,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教师、儿童、家长、其他有关人士,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
1、儿童自我评价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儿童的自我反思,能促进学习成就感的获得,学习热情的保持,发现进步和不足,有助于思考下一次活动的目标和计划。教师应指导儿童学会评价,我们所创立的主要方法有:A回顾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成长档案、前后作品的比较进行反思、自我评价、提高。例: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期末评价表。B自我评价调查法。例,四年级上册调查评价表,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分析自己,从多方面评价自己。C讨论法: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进步、交流作品、交流方法,还有的讲述自己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共同受教育。他们相互成为欣赏者、分享者、表现者和学习者。这里有相互的语言评价,也设计了一些评价表。例:资料搜集评价表
2、教师评价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不闻不问,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如宗海燕老师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她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春天,课中让学生回忆怎样找春天的情景,有一位学生回答到他是通过看(风筝)、听(河水哗哗)、闻(花香)、摸(柔软的小草),来找到春天的。听到这么精彩的发言,宗老师马上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到:“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找得真棒,!” 这一及时的评价是对学生课前的学习方法、生活的情感态度及探究性学习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激励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当有一位学生回答到他是通过看(柳枝发芽)、听(树上蝉鸣)时,宗老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一句“仔细想,再努力”,及时给学生以激励。学生听到老师的鼓励后,想了想站起来补充说:“蝉鸣不是春天到了,而是夏天到了”时,教师脸上露出了鼓励的微笑,学生脸上也有了笑容。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自己回答问题时错了,也敢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使学生懂得了回答问题过程中只有认真思考,才能应答出完整正确的^答~`案。
3、同伴评价
学生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人交往,成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但对于在长辈溺爱下长大的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此时,同伴的评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如李倩老师在执教《一起游戏快乐多》一课时,她让学生自由组合开展游戏活动。那些平时以自我为中心,不守游戏规则的孩子自然没人愿意和他分在一组。此时,李老师让大家说说他们选择在一组活动的原因。这样,在同伴的评价声中,那些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受到了正面教育,修正了对自我的错误认识。
4、家长评价
儿童行为习惯、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基本的生活技能大多在家庭或社区环境中实施,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都是品德课程的教育资源。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可以比较充分的参与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改进方法。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请家长参与到教 学中,运用家长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的形式来肯定学生成绩,提出不足,使评价中饱含亲情,学生倍感亲切,促进了良好品质的形成。
总之,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有效评价的充分利用,使学生不断认识了自我,完善了自我,每天都亮出了一个精彩的我。
三、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经过两年来的实验,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评价方法,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做了很多尝试,促进了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我们感到实验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1、 教学过程和评价割裂
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我们多数实验教师是兼课教师,工作精力有限,教师们对学生活动的评价要素不能很好地抓住。丧失对学生的引导、发展的时机,不能给儿童的经验一个好的提升。
2、教师的基础理论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急待进一步提高。实验中,我们虽然在师资培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教师功底薄弱、知识面狭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不强,仍是制约深入开展的突出问题。
3、就实验本身而言,虽初步构建了教学模式,但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深化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成熟。
四、今后的打算
1、 评价中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个目标的整合。
在教育评价中,发展性评价是基础或前提,如果我们的评价是在不断地促进学生各个方创造性,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与愿望,而不是回避和厌恶,学习的结果与有效性将会大大地提高。这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所强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的评价。
2、正确理解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教学改革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必须注意避免教条地理解和落实主体多元化,学生的每份作品都要由学生本人的主体性以及同伴、家长和教师的积极性,还可能使评价成为他们的负担。因此,在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时,必须考虑这样做的目的。
3、评价内容和评价语言要丰富。
有的老师只做了记录表,没有时间做。其实,老师可以让孩子家长帮忙,或是儿童自己也可以写。评价表可以记录儿童的生活,真实反映儿童的经历。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评价研究- ·上一篇:教师节班主任代表发言稿
- ·下一篇:“我的青春
-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 ›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 ›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评价研究
- ›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 ›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 › 三年级(1)班《品德与社会》总结--让学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认...
- › 小学品德与生活说课稿:《品德与社会》四年上《我要攀登》说课稿
- › 小学社会说课稿:《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
- › 低年级试卷: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期中试卷
- › 低年级试卷: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期末试卷
- › 让现实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的永恒载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评价研究
tag: 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大全,教育文档 - 课题研究
相关分类
热门推荐
- · “快乐大本营”——网络教研工程
- · 优化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 · 多维策略推进 构建高效课堂
- · 2016下学期小学语文课题实施计划
- · 双分管理,实现计算练习效益最大化
- · 应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 · “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 绿色上网情况调查与分析
- · 如何实施课题的研究?
- · 如何对问题进行定姓质和定量分析?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姓的方案
- ·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多元化设计探究
- · 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 · 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利与弊
- · “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 · 小学英语单词认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
- · “语文实践与学生主体姓发展的研究”课题
- · 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趣味姓管理的实践研究
- · 小学科学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结题报告
- ·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施方案课题
- ·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结构及撰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