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学习中心 | 下载中心 | 知识大全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教育学习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11-08 12:26:50九年级语文试题
浏览次数:552次 
标签:九年级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duosi8.com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按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分

话剧 以对话为主,如《威尼斯商人》。 

歌剧 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 

舞剧 以舞蹈为主。 

按剧情繁简及结构分 

多幕剧 生活面宽广,情节较复杂。

人物较多,布景变换频繁。 

独幕剧 人物较少,情节较简单。布景变换少或不变。 

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 

历史剧 如《打渔杀家》。 

现代剧 如《白毛女》。 

按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分 

喜剧  

悲剧  

正剧(悲喜剧) 如《白毛女》 

剧本特点 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受时间限制,篇幅不宜过长,人物不宜太多,场景不能过多变换。 

必须有情节(即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语言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动听。 

动作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 

有舞台说明:位置-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对话中间。

内容-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作用-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 

散文知识

定义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精粹精辟,形式自由,能迅速反映生活。) 

分类 

抒情散文 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的抒发作者的情怀,如《荔枝蜜》。 

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也带有抒情成分,如《藤野先生》。 

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贵散)            神不散(忌散) 

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组织材料、结构呈篇较自由。 

立意方面: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可叙事、写人、托物抒情、发表议论,如《记一辆纺车》。  

揭示中心思想的独特方式:作者往往抓住自己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一事物,挖掘着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象,借以揭示中心思想。如《白杨礼赞》。 

 


www.duosi8.com

 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贯串成一个整体。 

  

第一部分 

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 ②鲜明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2、文章开头3、结尾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七、论证结构:提

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二部分  

记叙文

一、            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

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相关分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