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芦花荡》导学案
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是什么,你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展示?你的疑问?让学生发言,谈一下展示设想。
课文内容(预设 教师可强调如下问题)
一、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粗略感知
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请自由细读文章,准备复述故事。
2、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这是…………故事”复述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
这是讲述一个老英雄的故事
这是讲述一个老英雄护送两个小女孩的故事这是讲述一个老英雄为受伤的女孩报仇,痛打几十个鬼子的故事
3、分小组总述: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4、根据故事梗概理清写作思路: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芦花荡和人物老头。
②一天夜里老头护送两女孩,一女孩受伤。
③第二天老头设计斗鬼子,为女孩报仇。
二、探究人物的性格内涵
小说通过对老头的外貌和事件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与品质?请用:“他是————人”的形式说话,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他是一个自信又自尊的人。课文描写他为部队运送粮食、护送干部,从没有出现过意外。当他这一次送两女孩时,一女孩受伤,就使他感到无脸见人,决心为受伤的大菱报仇。这是他自信又自尊的表现。
2、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他六十多岁了,深夜独自一人出入芦花荡,神出鬼没,不带一枝枪,负责淀内淀外的联系,这是他机智的表现。特别是他单身一人,设下计谋,痛打十多个鬼子,更是他有勇有谋的表现。
3、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与小女孩无亲无故,在护送中他与尽了力,但对小女孩的负伤,他是那样的自责,这表现出的是对小女孩、对自己同胞的爱。而痛打鬼子则是体现了他对敌人的憎恨………
老头子的思想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
三、作者表现了这样一位无名的老头还有什么深意?
1、他没有姓名,因为他代表着千千万万个与他一样的普通的抗日英雄,像他这样的英雄很多很多。
2、作者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英雄品质,正是喻为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坚强不屈的民族。
四、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3.深层探究
提问: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五、感受芦花荡的美景,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1、划出全文景物描写的语句,结合课文前的图片,展开想象,用“这是一片……的芦花荡”说出来
2、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使全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它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了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是融情入景。
布置作业
1、完成研读与练习。
2、阅读其姊妹篇《荷花淀》,比较异同,进一步感受孙犁作品的特色。
整理补充预习笔记
展示课
一、明确学习目标
两分钟交流《芦花荡》的学习目标,学生讨论总结出几条。
预设有如下几方面: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展开想像,体验人物心理。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一下预习的内容,准备展示你的风采。
2、主要学习目标,共性问题的解答,做到生生互动,答疑、评价。教师点拨。
3、拓展延伸:在品读中展开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学生齐读或自由读,小组讨论交流。
预期目的:体味老头子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
多角度想像二菱的心理活动,提高体验性阅读的能力。
同学展示与课文有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歌曲、抗日故事等。
4、交流体验作者的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写?
5、质疑释疑,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同学讨论解决。
6、评选出本节课表现优秀小组。
三、教师总结点评,(课件展示)
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还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怀。
四、布置作业就抗日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日记本上。
整理补充预习笔记
反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预习、展示,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文章的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的作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品析精彩语句。对课文的探究品味,要通过有创新、有价值的设疑,用心感受,深入体验。对于不懂的问题,以及没有展示的内容,都在这一课上有一个展现和提高。
二、课堂步骤
1.写问题,小组内互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分配的任务要具体,要小;学生有问题可通过独立思考、交流、互查来完成。
①学生把生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分析、重点句段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学生结对子,讨论、解决并互查黑板上的问题。
②教师指派每组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解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见预习教案)教师点拨。
2.做当堂训练检测,进行检查反馈,组内互查互评,教师抽查。
3.展示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展示课上未展示过的同学来展示。有对课文的分析,也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同时还有想到的作品,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4.学习收获交流与总结
用4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与体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内容可以涉及课堂展示,学生表现等。
5.教师总结
概括总结本课中学生的表现,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
板书设计
情节 传奇色彩
芦花荡——美
人物 立体美真实美
环境 诗情画意
整理补充预习笔记
教后记: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芦花荡》导学案
- ·上一篇:《在山的那边》学案练习及答案
- ·下一篇:《世说新语》两则参考答案
- ›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复习测试题
- › 八年级语文上(1-2单元)课内阅读复习材料
- › 2016年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30课详解
- › 八年级语文(上)《记承天寺夜游》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 八年级语文下课内现代文阅读 与答案
- › 八年级语文上《桃花源记》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古诗文 理解性填空 训练及参考答案
- ›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 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 八年级语文(下)词语形、音、义总汇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芦花荡》导学案
tag: 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热门推荐
- · 雨说学案、教案练习及答案
- · 《观舞记》导学案
- · 《竹影》导学案与答案
- · 《观舞记》导学案与答案
- · 《邓稼先》导学案与答案
- · 《俗世奇人》教案
- ·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与答案
- ·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与答案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 ·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 ·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说课材料
- ·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案
- · 《凉州词》《从军行》导学案答案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与答案
-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与答案
- ·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答案
- ·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芦花荡》导学
- ·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导学案与
- · 公开课教案:阅读指导:理解小说中的环境
-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