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九册语文《挑山工》教学实录与评析
人教版第九册语文《挑山工》教学实录与评析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黄田小学 黄少习
设计理念:
1.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第一课时。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第一课时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优化第一课时的教学,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
2. 弘扬阅读教学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其****别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反映在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人文精神”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并不是说一堂课就能看出学生的什么精神来。人文精神是渐进的,沉淀的,学生随着语言的积累,就能逐步形成强烈的人文意识。语文学科重在对学生“熏陶”,如何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去感悟流露在语言文字中的人文精神,使语文课堂更添诗意,是平时的课堂教学所要努力做到的。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2、学生课前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堂实录:
师: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有人说人生是享受,也有人说人生是奋斗,是攀登。孩子们,我不知道你们如何理解人生,但学完了《挑山工》这一课,你们一定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
(师板书课题:挑山工)
师:你们看这幅图,你能从图上对挑山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吗?
( 师出示课文插图)
生:挑山工是挑着重物上山的人。
生:挑山工一步一步地走向山顶。
生:挑山工被肩头的担子压弯了腰。
师:对!挑山工是挑着重物一步一步向山上攀登的人。
师:孩子们,看看图上的这条山道,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道。
生:这是一条崎岖的山道。
师:用“弯弯曲曲、崎岖”这样的词语很准确。
生:这是一条坎坷的、充满荆棘的山道。
师:你是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
生:我想到挑山工很辛苦。
师:你是个感觉敏锐的孩子!
生:我觉得挑山工很不容易,挑着那么重的担子还要走那么陡峭的山路。
师:你真棒!你的语言里充满了对挑山工的敬佩之情,你一定是个体贴他人的人。
师: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画面中挑山工的样子吗?
生:他穿着红背心,黑色裤子,裤脚卷到了大腿,他的皮肤黑黑的,挑着担子,弯着腰,低着头。
师:如果你的描述再注意一下顺序就好了。
生:他低着头,穿着红背心,黑色的裤子,皮肤黝黑,他被肩上的重物压弯了腰。
师:“黝黑”这个词用在这位挑山工身上很贴切。
师: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幅画面呢?
生:第七段
师:你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读第七段
师:谁还想读?
生2: 读
师:评一评,他们什么地方处理得好值得我们学习?
生:“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读得有力,速度慢一点,我觉得这种处理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挑山工挑着重物,走起来应该是吃力的,不会很快。
生:作者用“一步一步”而不用“一步步”,说明挑山工很辛苦,很努力,应该慢点读。
师:你真细心,会学习!下面大家来试试,自由读一读。
生:自由读文
师: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好吗?
全班齐读第七段
师: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我们能从中体会到挑山工的艰辛不易。下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段,进一步了解挑山工的不易。
生:读课文第一段
师:出示填空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为了)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为了)省些力气,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2.(因为)挑山工走的折尺形线路会使路程加长,(所以)他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师:大家很聪明,能不能根据第一段课文的内容用别的关联词来说说你读第一段的收获呢?
生:如果挑山工不走折尺形的线路,就无法担着重物上山。
生:既然挑山工走的折尺形线路会使路程加长,那他登山走的路程就肯定比游人要远。
师:关联词的使用使我们的逻辑更严密,大家对第一段的理解很到位。
师: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大家注意了没有?用了感叹号。为什么?
生:因为感叹号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
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你能从这个感叹号读懂什么?
生:挑山工很艰辛。
生:挑山工很辛苦!
生:对挑山工的同情!
生:对挑山工的敬佩!
师:你们的理解都不错。孩子们,挑山工肩挑重物,路程又长,与游人相比,挑山工登山速度一定比不上游人吧?
一生回答:是!(众生笑齐答不是)
- ·上一篇: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 ·下一篇:《精卫填海》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 人教版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试卷(阅读、作文部分)
- › 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试卷
- › 新课程人教版第五册语文全册教案
- › 人教版第五册《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 › 人教版第五册《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 › 人教版第一册《用数学》说课稿
- › 人教版第一册《10加几和相应减法》说课稿
- › 语文人教版第八册教学工作计划
- › 人教版第九册《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 › 2016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 › 小语第六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第九册语文《挑山工》教学实录与评析
tag: 听课评课,听课评课大全,教育文档 - 听课评课
相关分类
热门推荐
- · 《动物过冬》听课评课稿
- · 《桃花心木》评课稿(2篇)
- · 《长相思》教我解读诗歌教学
- · 小学教师听课记录
- · 一堂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简评强红权的
- · 窦桂梅读书赏析课《我的爸爸叫焦尼》听课
- · 北京版《风睡着了》听课有感
- ·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评课稿
- · 让生字教学走向轻松与高效──听三年级上
- · 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片断与评析
- · 《将相和》长文短教教案设计及评析【教学
- · 《我长大了一岁》的教案及评析
- · 读《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
- ·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叫足球》教
- · 《乡下人家》听课感受
- · “不露痕迹”的艺术追求
-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笔记
- · 《北京的春节》听课评课
- · 《成长中的心里话》听课反思
- · 关于教师如何评课--教学评课研究
- · 让读写结合充满语境意识——评于永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