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学习中心 | 下载中心 | 知识大全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教育学习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11-08 12:26:50高二语文教案
浏览次数:991次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http://www.duosi8.com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小结: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

     1、对《马嵬》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徒然留恋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了解他俩朝夕相伴,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①—③题。

           赠 

            李商隐

  


www.duosi8.com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①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 ”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②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③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品味典故】

    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常识补充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包括: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3、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等。 

 

    【参考答案】

    1、sè   xián   wǎng  wéi  bǔ   tuò   chóu    zhù

    2、⑴望帝春心tuō( 托 )杜鹃      ⑵cāng(沧  )海月明珠有泪

    ⑶只是当时已wǎng(惘  )然    ⑷空闻虎旅传xiāo( 宵)柝

    ⑸如何四jì(纪)为天子

    3、文学常识:

  ⑴ 义山    、    玉谿生  小李杜   温庭筠      李义山诗集 

    4、李商隐名句集锦: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寸相思一寸灰

    人间重晚晴。

    夕阳无限好

    碧海青天夜夜心

    雏凤清于老凤声

    二、合作探究:

    阅读《锦瑟》思考问题

    1.【明确】第一联,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

    “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尽管时隔多年一切都变得朦胧凄迷,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

    “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达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

    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毁灭,给人以无限的悲伤无奈与怅惘。这里具体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

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很珍重这份“感情”。 “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相关文章

tag: 李商隐  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