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二)学会画三角形.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掌握底和高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辨认三角形的底和高,尤其是当高不是处于铅垂位置时,对底的认识容易出错,因此辨认和画高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说说什么叫做三角形?它有什么特征?
(2)按角的特征,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各叫做什么三角形?
2.指出下面各叫做什么三角形?(投影)
(二)学习新课
我们学习了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把三角形分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今天继续学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
1.教学等腰三角形.
(1)我们班得到了一面卫生流动红旗(如图),以及同学们戴的红领巾都是三角形.
观察一下这样的三角形,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
(2)动手测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
测量每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共同特点?
(3)动手折叠.
上面的每个三角形,能不能折叠成互相重叠的图形?
(4)通过我们的观察、测量、折叠,你发现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这些三角形都有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出示一等腰三角形,结合图形认识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里,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个腰的夹角叫顶角,底边上
的两个角叫底角.
(3)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手中三个等腰三角形,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你发现了什么?
在度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板书)
反馈:下面哪些图形是等腰三角形?
3.教学等边三角形.出示三幅图:
指定三人到黑板上测量每个三角形的边长和每个角的度数.
全班同学测量课本145页右上角图.
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通过把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对比,引导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
①画锐角三角形,师边作图边说明.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提问:
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
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②画直角三角形的高.
想一想,直角三角形应该怎样画高?
通过观察思考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从而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条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③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右图这个钝角三角形,从A点作高,底边应是BC,高要画在三角形外;从B点作高,底边是AC,高也要画在三角形外.这两条高的画法我们就不研究了.
只有从C点向对边作高,底边是AB,高画在三角形里.因此钝角三角形只有从钝角的顶点向对边作高.教师边作图边说明.
教师强调指出: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反馈:
①指出各图的底和高.(投影)
②学生动手画高.
在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上画高.教师巡视.
5.学习画三角形.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的度数,可以画符合已知条件的三角形.
例 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2.5厘米和2厘米,它们的夹角是30°.根据这些条件画出三角形.
教师边演示边与学生同画.
先画一个30°的角.从这个角的顶点起,在一条边上量出2.5厘米的线段,在另一条上量出2厘米的线段,各点上一个点.用线段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
让学生说说画三角形的步骤.
学生试画:两条边长都是3厘米,夹角是40°的三角形.
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完成146页“做一做”.
(三)巩固反馈
1.出示一组图形,各是什么三角形?(投影)
2.完成练习三十一第5,6题
3.判断下面说法对吗?
(1)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四)作业
练习三十一第7~10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这个基础上,本节课学习根据边的特点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三角形的高和三角形.
新课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认识等腰三角形,通过动手实践、测量、折叠,从而建立等腰三角形概念,了解各部分名称及其性质.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认识等边三角形,并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第三部分,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会画高.今后学习三角形面积要常用到,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最后一部分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画三角形,掌握画三角形的步骤.教师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
,三角形的认识(二)- ·上一篇:“远离网吧”中队活动方案
- ·下一篇:梯形
- › 《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设计
-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 › 数学教案-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2课时)-教案
- › 三角形的中位线初中二年级教案
- › 三角形的内角和初中二年级教案
-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初中二年级教案
-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初中二年级教案
-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初中数学第二册教案-教案
- ›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三角形的认识(二)
tag: 小学四年级数学案例,小学四年级数学案例大全,数学教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案例
相关分类
热门推荐
- ·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 小数和复名数
- · 角的度量
- · 加法结合律
- · 《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 · 梯形
- · 三角形的认识(二)
- ·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 《三角形内角和》数学教学设计
- · 小数的意义
- ·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 · 平行四边形
- ·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 · 减法的意义
- · 《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第八册数学教案
- · 三角形的认识(一)
- · 有余数的除法
- · 角的分类
- · 小数的姓质
- · 小数大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