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 试题 | 电脑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文章资讯免费教案数学教案数学说课稿《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

04-06 16:11:20数学说课稿
浏览次数:199次 
标签:小学数学说课教案,数学说课课件,高中数学说课视频,http://www.duosi8.com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现在,我将向大家讲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这节课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我的讲述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对这节教材的理解和根据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确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突破教材难点。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原则是突破难点,可以全面体现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展示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突破难点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和享受,从而将认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下面我开始讲述。
一、 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学习数列知识和解决一类求和问题的重要基础和有力工具。
2、     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就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初步应用;难点是公式的推导方法。
3、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素质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熟练掌握运用公式求和。
素质目标: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与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等思维品质。
4、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激励—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该模式能够将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进行积极的整合,使其融为一体,创造最佳的教学氛围。
5、     教学手段
教学中,利用投影仪、微机这些现代化教学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 教学过程
1、     课题的引入
首先给出以下实例
引例:某建筑队,由于资金短缺,向某砖厂赊借红砖盖房,双方约定,在一个月(30天)内,砖厂每天向建筑队提供10000块砖,为了还本付息,建筑队第一天要向厂方返还1块砖,第二天返还2块砖,第三天返还4块砖,……。即每天返还的砖数是前一天的2倍,请问,假如你是厂长或是建筑队长,你会在这个合约上签字吗?
这是一个悬念式的实例,后面的“假如”又把学生带入了实例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了“市场经济”。根据心理学,情境具有暗示作用,在暗示作用下,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情境中的角色,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动就会极大的调动起来。
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很快建立起两个等比数列的数学模型。
(演示)如屏幕显示,数列{an}是以10000为首项,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常数列。数列{bn}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当学生跃跃欲试要求这两个数列的和的时候,课题的引入已经水到渠成。教师再由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启示,正式引入课题。
2、     公式的推导
这里我讲述的主要是怎样利用多媒体激励、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材难点。
等比数列有两大类:公比q=1和q 1两种情形
当q=1时,Sn=na1
当q 1时,Sn=a1+a1q+……+a1qn-1=
q 1时,Sn的结果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本节课的难点就在于此。
预习过课本的学生会知道这个结果以及推导过程,但是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以说大部分学生根据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是难以推出这个公式的。
因此,要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借助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方法,找出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来!
(演示)下面演示一下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现在将a1与an, a2与an-1,所有与首末等距两项交换位置,得到Sn的倒序和的形式。     然后两式相加。    这样2Sn就是一个有n 项的每一项都是a1+an的常数列。从而导出了Sn的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是根据等差数列的特点和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产生的,形式上是倒序相加,本质上就是消去数列中项与项之间的差异,构造一个新的各项相同的常数列,然后根据常数列的和导出 Sn的公式来。
那么等比数列是不是也可以用倒序相加的方法,构造出一个常数列或者部分常数列呢?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结果呢?
显然倒序是行不通的。
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发散——从倒序相加的定势中解脱出来。抓住学生迫切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心态,及时地通过媒体进行启发。老师要告诉学生,构造常数列或者部分常数列的思路是正确的。既然倒序行不通,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方式构造常数列呢?
接着要引导学生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进一步认识等比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q倍,也就是说将每一项乘以q以后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那么将Sn这个和式的两边同时乘以q,在q Sn这个和式中的第一项就是Sn的第二项   也就是Sn和 q Sn之间产生了一个错位。由两个和式能否构造常数列或者部分常数列的和式呢?相加行不行?显然不行!相减行不行?显然行。 
将Sn和 q Sn相减后,中间就得到了n-1项各项都是0的常数列, 找到了这个常数列,难点就突破了, Sn的导出就容易了,导出了Sn就基本上达到了本节课的认知目标。
为了加深理解,这时还应该对等差、等比两种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类比和分析:
两种数列求和的基本思路都是构造常数列,构造常数列的思想也是其他一些数列求和的基本思想。等比数列在构造常数列的过程中,采用“错位相减”,等差数列采用的是“倒序相加”,倒序相加本质上也是“错位相加”,是一种大幅度的“错位相加”,等比数列只不过是步幅为1的小幅度的“错位相加”。说明一下,在Sn的和式中,两边同时乘以q是解决问题——构造常数列的关键所在,是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一把钥匙。
所以,这两种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从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上来讲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也有差异,即错位的方法不同。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教师才有了更大的教学空间。当教师把学生从“倒序相加”的思维定式中引导出来的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等思维品质就得到了提高,思维品质提高了,思维能力也就提高了。这样,这节课的认知目标和素质目标就基本上都达到了。
3、     公式的说明:
推导出公式之后,对公式的特征要加以说明,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要对公式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加以说明。帮助学生弄清其形式和本质,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为灵活运用公式打下基础。
4、     例题的处理
有了求和公式后,回头让学生亲自计算一下引例中的砖数,从计算结果中让学生明确实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在市场经济中必须有敏锐的数学头脑才行。
选取课本的例4作为例题。例题本身属公式的直接应用、简单应用,目的是加强对公式的认识和记忆;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步骤,规范解题格式,提高运算能力。
5、     形成性练习:
例题处理后,设置一组形成性练习,作为对本节课的实时检测。练习基本上是直接运用公式求和,三个练习是按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练习时,教师巡查,观察学情,及时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独到解法提出表扬和鼓励,对其中偶发性错误进行辨析、指正。通过形成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应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逐步形成技能。
6、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小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 公式的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
(3)求和思路——构造常数列或部分常数列。
通过师生的共同小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进一步完成认知目标和素质目标。
7、     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提出公式还有无其它推导方法?作为本节课的的升华。
我的讲述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相关文章

tag: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教案,数学说课课件,高中数学说课视频,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数学说课稿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