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学科工作计划(2017学年第一学期)
03-06 17:19:09小学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266次
标签:小学工作计划大全,http://www.duosi8.com
小学社会学科工作计划(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一、 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探索现代化教学规律,掌握现代化教学特点,教书育人,提高小学社会学科教学质量。以“行动研究”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保障,通过行动解决问题,尽快使学科教学向现代化教学转变。 二、 工作目标 (一)通过“行动研究”解决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脱节,理想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内化为教学行为,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二)通过“如何用社会学科原有的旧教材实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的研究,使教师做到以育人为本,用课标新理念,重新审视教材,对原有教材进行增、删、重组、再创造,使学习内容向儿童生活回归。 三、 工作重点及措施 根据市基教中心、小学教研室的工作计划,本学期社会学科工作指导 思想、工作目标,确定本学期工作重点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更好地履行教研员研究、指导、 服务三大职能,发挥专业引领为学校教师提供确实有效的帮助,做一名教师满意的教研员提,本学期认真学习以下内容。 1.围绕教研室“教研沙龙”活动的研讨话题和“行动研究“的专题,学习相关内容。通过学习加深对“校本教研”、“行动研究”、“科学质量观”、“21世纪怎样做教师”等概念的理解;并撰写心得体会一篇。为参加教研室理论研讨和开展“行动研究”课题辅导作准备。 2. 围绕市基教中心社会组“寓德育于社会学科”、“如何用新理念指导旧教材”的研究,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市教研中心副主任贾美华撰写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一文,加深对两个课标的突出特点:①育人为本,②学习内容向儿童生活回归,③学习方式多样化,④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等内容的认识。在指导实践中以《给老教材赋予新的教学理念》为题撰写论文一篇,参加市基教中心研讨交流。 (二)继续开展学科专题研究活动,提升学科教师整体水平,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1.继续开展市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方式的研究”。继续完成论文、随笔、学生作品等的收集和修改工作。完成结题工作总结及优秀课件选拔等工作。 2.针对农村教师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行为的脱节现象,本学期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把研究的关注点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提高上。以农村学校为主要研究基地,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为研究目的,以一线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例研究、问题研究、创例研究为主要类型。研究的思路是①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是农村小学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或困惑。然后对所有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概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撰写调研报告。②确定研究课题。把本质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制定研究实施计划。③重点研究与普遍研究相结合。问题是老师自己的问题,老师是研究的主体,每位老师都要认领研究课题。确定以下学校教师为研究的龙头:雁栖小学:扬淑慧、房春燕;沙峪小学:黄利华;第三小学:崔海砚。 (三)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提升社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由于社会学 科被一些领导、老师认为是小学科,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原有的骨干教师,有的改教语文,有的提升为教研员,其余的教师更是变换不定。要深入开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加强现有教师培训的力度。把培训教师与教研、科研整合。根据专题研究和教师的需求进行培训,使培训做到课题研究所需,教学所急,教师所用。采取个人自学、群体交流、集中指导的培训方式。 1.要求所有社会学科老师认真研读《品德与社会》课标,认真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教学特点。搜集、学习与《行动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组织老师以《我是如何用新课标指导原有教材进行教学》为题进行交流,把老师推到教研活动的主讲位置上,改变过去教研活动由教研员一人主讲的局面,形成人人参与研究,人人作研究主人的互动氛围。 3.举办专题讲座。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专题研究就失去了灵魂,因此把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重要的一环。讲座要有的放矢,在老师自学的基础上不易理解的内容进行讲座、研讨,使之加深对其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4.举办研究课。行动研究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往往相隔一段距离,不容易被教师领悟和自觉运用。如何使新的教学观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针对教师不易解决的问题、感到迷茫的问题,通过举办研究课进行导向、示范,为老师点播思路,指点迷津。为使听课老师加深对研究课内容的理解,遵循:说课—答辩—作课—评课—总结的程序。首先作课老师就本节课的研究、导向、示范的内容及教学设计思路进行说课。然后就听课老师提问、质疑进行答辩,在此基础上作课。评课主要采取听课老师与教研员互动的形式,从教学目标、学习条件的准备、学习指导与教学监控、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学科特色等方面进行评课研讨,使教师在主动的参与中,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通过个人反思领悟,对不易解决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路。从而发挥了研究课的功能,实现三个转变:一人作课转变为全体参与,一人提高转变为全体提高,单纯评课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的研讨。 (三)改进评优方式,以评优促教师观念的转变,促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学期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评优,改变以往评优就是听课、评等级的传统方式。以教师发展为本,把评优的过程作为教师教学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遵循听课—评课的程序,评课采取作课老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把评优与培养老师、专题研讨有机结合。 (四)本学期计划视导一小、杨宋、北房三所学校。为督促老师不断地调 整教学行为,对视导学校进行回访听课。 (五)认真开展中心组活动,把中心组活动与培养骨干教师,专题研究有 结合。本学期重点培养教师4人:崔海砚、黄利华、房春燕等。中心组活动4次。 小学教研室社会学科 周 相 芹 2004、9、16,小学社会学科工作计划(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一、 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探索现代化教学规律,掌握现代化教学特点,教书育人,提高小学社会学科教学质量。以“行动研究”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保障,通过行动解决问题,尽快使学科教学向现代化教学转变。 二、 工作目标 (一)通过“行动研究”解决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脱节,理想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内化为教学行为,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二)通过“如何用社会学科原有的旧教材实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的研究,使教师做到以育人为本,用课标新理念,重新审视教材,对原有教材进行增、删、重组、再创造,使学习内容向儿童生活回归。 三、 工作重点及措施 根据市基教中心、小学教研室的工作计划,本学期社会学科工作指导 思想、工作目标,确定本学期工作重点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更好地履行教研员研究、指导、 服务三大职能,发挥专业引领为学校教师提供确实有效的帮助,做一名教师满意的教研员提,本学期认真学习以下内容。 1.围绕教研室“教研沙龙”活动的研讨话题和“行动研究“的专题,学习相关内容。通过学习加深对“校本教研”、“行动研究”、“科学质量观”、“21世纪怎样做教师”等概念的理解;并撰写心得体会一篇。为参加教研室理论研讨和开展“行动研究”课题辅导作准备。 2. 围绕市基教中心社会组“寓德育于社会学科”、“如何用新理念指导旧教材”的研究,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市教研中心副主任贾美华撰写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一文,加深对两个课标的突出特点:①育人为本,②学习内容向儿童生活回归,③学习方式多样化,④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等内容的认识。在指导实践中以《给老教材赋予新的教学理念》为题撰写论文一篇,参加市基教中心研讨交流。 (二)继续开展学科专题研究活动,提升学科教师整体水平,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1.继续开展市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方式的研究”。继续完成论文、随笔、学生作品等的收集和修改工作。完成结题工作总结及优秀课件选拔等工作。 2.针对农村教师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行为的脱节现象,本学期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把研究的关注点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提高上。以农村学校为主要研究基地,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为研究目的,以一线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例研究、问题研究、创例研究为主要类型。研究的思路是①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是农村小学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或困惑。然后对所有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概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撰写调研报告。②确定研究课题。把本质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制定研究实施计划。③重点研究与普遍研究相结合。问题是老师自己的问题,老师是研究的主体,每位老师都要认领研究课题。确定以下学校教师为研究的龙头:雁栖小学:扬淑慧、房春燕;沙峪小学:黄利华;第三小学:崔海砚。 (三)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提升社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由于社会学 科被一些领导、老师认为是小学科,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原有的骨干教师,有的改教语文,有的提升为教研员,其余的教师更是变换不定。要深入开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加强现有教师培训的力度。把培训教师与教研、科研整合。根据专题研究和教师的需求进行培训,使培训做到课题研究所需,教学所急,教师所用。采取个人自学、群体交流、集中指导的培训方式。 1.要求所有社会学科老师认真研读《品德与社会》课标,认真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教学特点。搜集、学习与《行动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组织老师以《我是如何用新课标指导原有教材进行教学》为题进行交流,把老师推到教研活动的主讲位置上,改变过去教研活动由教研员一人主讲的局面,形成人人参与研究,人人作研究主人的互动氛围。 3.举办专题讲座。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专题研究就失去了灵魂,因此把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重要的一环。讲座要有的放矢,在老师自学的基础上不易理解的内容进行讲座、研讨,使之加深对其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4.举办研究课。行动研究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往往相隔一段距离,不容易被教师领悟和自觉运用。如何使新的教学观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针对教师不易解决的问题、感到迷茫的问题,通过举办研究课进行导向、示范,为老师点播思路,指点迷津。为使听课老师加深对研究课内容的理解,遵循:说课—答辩—作课—评课—总结的程序。首先作课老师就本节课的研究、导向、示范的内容及教学设计思路进行说课。然后就听课老师提问、质疑进行答辩,在此基础上作课。评课主要采取听课老师与教研员互动的形式,从教学目标、学习条件的准备、学习指导与教学监控、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学科特色等方面进行评课研讨,使教师在主动的参与中,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通过个人反思领悟,对不易解决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路。从而发挥了研究课的功能,实现三个转变:一人作课转变为全体参与,一人提高转变为全体提高,单纯评课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的研讨。 (三)改进评优方式,以评优促教师观念的转变,促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学期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评优,改变以往评优就是听课、评等级的传统方式。以教师发展为本,把评优的过程作为教师教学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遵循听课—评课的程序,评课采取作课老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把评优与培养老师、专题研讨有机结合。 (四)本学期计划视导一小、杨宋、北房三所学校。为督促老师不断地调 整教学行为,对视导学校进行回访听课。 (五)认真开展中心组活动,把中心组活动与培养骨干教师,专题研究有 结合。本学期重点培养教师4人:崔海砚、黄利华、房春燕等。中心组活动4次。 小学教研室社会学科 周 相 芹 2004、9、16,小学社会学科工作计划(2017学年第一学期)
- ·上一篇:幼儿园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 ·下一篇: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社会学科工作计划(2017学年第一学期)》相关文章
- › 小学社会学科工作计划(2017学年第一学期)
- › 小学社会教研会总结
- › 小学社会教学计划
- › 小学社会说课稿:《有孝心的好宝宝》 说课设计
- › 小学社会说课稿:《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不耍赖皮》说课
- › 小学社会说课稿:小学社会第一册《我们的学校》说课设计
- › 小学社会说课稿:小学社会《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课设计
- › 小学社会说课稿:《生活离不开规则》说课稿
- › 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
- › 小学社会学科教学视导工作总结
- › 视导房山小学社会课总结
- › 小学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社会学科工作计划(2017学年第一学期)
tag: 工作计划 小学工作计划,小学工作计划大全,教学计划总结 - 小学工作计划
相关分类
热门推荐
- · 2017年第一学期第三册数学计划
- · 罗镇中心学校罗镇乡中心学校五年级英语教
- · 2017年第一学期英语班教学计划
- ·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趣
- · 2017年音乐教学计划
- · 罗镇中心学校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
- · 2017学年度第1学期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组工作计划
- · 小学社会学科工作计划(2017学年第一学期
- · 景 行 小 学 2017 学 年 度 第下学 期
- · 厉庄中心小学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
- · 风小学2017学年度上学期活动课计划
- · 2017年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第二学期小学科学学科研培工作计
- · 2017年第一学期第三册语文计划
- ·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趣
- · 2017 学年度第1学期小学 数学第九册教学
- ·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趣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 · 2017年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
- · 2017年秋季下路镇小学六年级社会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