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文 章www.duosi8.com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硬币、台秤、电子秤、人体秤、两袋盐、水果、奶、快餐面、沙子、大米等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做背一背的游戏,谁想来?
生:(3名同学分别是胖、中、瘦)
师:请你们三个互相背一背,然后说说自己对同学的体重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沈春鹏最重,王宇洋最轻。
生2:我觉得沈春鹏比高一民重。
生3:我觉得王宇洋很轻。
师:看来,人是有轻有重的。那我们身边的物体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就请你任选两种不同的物体,用两只手掂一掂,互相说说你的感受。
生:(掂物体,感知轻重)
生1:一袋盐和一袋奶比,盐比较重,奶比较轻。
生2:一桶浴液比一袋方便面重。
生3:一块橡皮比一本字典轻很多。
……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是有轻有重的。以前我们学习过计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
生:有米、分米、厘米、毫米,还有千米。
师: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呢?
生1:我知道克、千克和吨。
生2:我还知道公斤和斤。
生3:我还知道毫克。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看来你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了。在这些单位中,克、千克、毫克和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千克和克。(板书课题)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安排了背一背、掂一掂、比一比三个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获得丰富具体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给学生许多自由活动并发现数学知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
生:应该用秤称一称。
师:你们都认识什么秤?
生1:我认识弹簧秤。
生2:我认识台秤。
生3:我认识电子秤和天平。
师:今天我们主要要用到台秤和天平。在你们的桌上都放着规格一样的袋盐,两袋盐有多重呢?
生: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看到袋上写着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就重1000克。
师:我们用秤称一称,验证一下好吗?谁会看这种台秤,说说怎么看?
生:现在什么也没放,指针指向0,如果指向1就是1千克,指向2就是千克。
师:也就是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请每个小组选两名同学拿着两袋盐到前面来称一称。
生:(分别称出2袋盐的重量)正好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2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这1千克的重量。
生:(操作感受)
(3)估一估。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了1千克的重量,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同学们借助1千克盐的重量带给我们的感受,估计一下你们小组的水果几个大约重1千克,看看哪个小组估计得最准确。
生:(用袋装水果,估计重量)
生1:我们小组估计8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生2:我们小组估计6个桃子大约重1千克。
生3:我们小组估计11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师:现在你们就来称一称吧。
生:(把小组估计的水果放在秤上称。)
生1:(8个苹果)多了一点。
生2:(6个桃子)也多了一点。
生3:(11个橘子)还是多一点。
师:那你们(生3)能不能调整一下?
生:拿下来1个橘子。
师:大家快看,这回差不多是1千克。同学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估计1千克的重量就已经很接近了。刚才,小组在活动的时候,老师发现有1个小组的做法和大家不太一样,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小组先是掂一掂2袋盐,再掂一掂5个桃子的重量,感觉有些轻,就又加了1个桃子,再掂一掂,差不多,才认为6个桃子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法很好,可以估计的更准确一些。
师:他们一边估计,一边比较,有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象他们小组学习。
[评析:这个活动是讨论—体验—交流—再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估得比较准确的方法。当学生体验完,交流后有了进一步感受后,他们产生了再次体验、探究的需要。而这时让学生再次体验,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人人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4)找一找。
师:我们知道了1千克的重量,在你们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大约重1千克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2袋挂面、4袋奶……
(5)猜一猜。
师: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一大堆棉花,一小堆铁钉)你们猜猜哪个重?
生1:棉花重。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棉花那么一大堆,比铁钉多,所以棉花重。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 ›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 › 《克和千克的认识》评课稿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tag: 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最新文章
- · 统计
- · 高矮
- ·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
- · 锐角和钝角
- · 《平均分》教学实录
- · 克和千克
- · “用数学”教学实录与评析
- · 找规律实录与反思
- · 认识人民币
- · 解决问题
热门推荐
- · 《角与直角》教学反思
- · 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 · 《平均分》教学实录
- · 两位数加一位数
- ·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 · 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
- · 上下、前后、左右
- · 一次函数的图像(1)”的教学反思
- · 重视估算教学(教学反思)
- · 十一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