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学习中心 | 下载中心 | 知识大全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教育学习班主任资料后进生转化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11-08 12:24:21后进生转化
浏览次数:243次 
标签:后进生转化大全,http://www.duosi8.com 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民主中学  查清仁

  【内容摘要】差生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面对差生的“差”我们怎样挖掘差生的形成原因,如何采取应对策略及措施,是当前教育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整体教育出发,采取因人而异的策略,给差生一个正确的评价,正确的转化手段,实现人人平等的教育观念,为他们播下希望的种子。

  【关键词】差生  教育  转化策略

  【正文】一、差生的概念

  “差生”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 “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和缺陷的学生[1]。在“普六”、“普九”过程中,有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的被老师称为“差生”;思想行为存在这样那样问题表现不好的称为“品德差生”;二者兼有的称为“双差生”。如今一般称为 “后进生”、 “问题学生”、 “困难学生”、“待进生”等。

  二、差生的形成原因

  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可以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差生在成长过程中生理与心理产生变化的原因,差生的主要心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逆反心理;2.称霸心理;3.猎奇心理;4.模仿心理;5.报复心理;6.模糊心理;7.相容心理;8.虚荣心理[2];但主要成因是外因,外因分为: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上在逐步的成熟,慢慢退去儿童心理特征,达到一个不稳定阶段,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心理变化,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脱节致使差生的产生。

  (一)、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闲。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无知,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家庭缺乏温暖;有的家长本身道德败坏,自私自利;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据一些调查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子女的品德存在着明显的影响。父母受过大学或更高教育的,子女品德优良的占55.8~62.3%,品德较差的占0~1.9%父母文化程度在小学或以下的,其相应的百分比分别为22.5%~28.9%和10%左右[3]。有的家庭把教育问题都依赖于学校,放松了家庭教育。这种种外因就刺激着孩子,由于孩子在心理上有模仿心理、好奇心理、逆反心理、报复心理,在这几种心理的作用下,孩子也有了第一学习对象,致使孩子在德育方面逐步走下坡,最终被划为“品德差生”范围。

  (二)、学校原因。

  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及智力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校的管理、校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工作方法及态度等,对育人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学生在家庭中有的坏习惯会带到学校,因此,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就直接与学生生活相连,好的管理、好的校风会感染学生,慢慢从身边小事情改掉坏习惯,但有的学校只抓教学管理,为了出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管理,甚至认为学生违反了纪律,出了问题,只能用说服教育,不去想别的办法,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以为常。有的对差生的思想、缺点、错误,更不愿做艰苦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喜欢训人、整人、或用行政处罚,工作敷衍塞责,对学生态度冷淡无情,校风日下,为差生的产生准备了土壤。而教师在教学中会因为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差生”,有的学生上课话多,老师不喜欢,投以冷漠的眼神,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好动,老师憎恨,用生硬简单的办法压服、排斥他们,或者孤立、歧视,或者体罚,或者向家长或学校告状。致使师生间良好的行为关系遭到破坏,在学生心理上埋下了“差生”种子。

  (三)、社会原因。

  1、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如赌博之风、拉关系之风、吃喝之风、腐败之风、浪费之风等等,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埋下了不爱学习的祸根。
  2、价值取向的影响。培养子女的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因此觉得不划算,有的家长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认为女孩子长大都要嫁人不划算培养。有的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以早点享福了,有的家长舍得建豪华的房子、买高档车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这样的家长在农村并不少见。这样就造成青少年无心学习。
  3、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影视、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各种电子游戏厅的开放,一些文化垃圾的存在,如暴力、se情的内容毒害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使得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少青少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社会中恋爱、婚姻道德观念混乱,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总之,社会上的不良因素还是很多的,有时教育者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一遇上社会不良因素的诱发,倾刻就会化为乌有[4]。

  三、差生的分类转化策略

  理清了差生形成的内因与外因,要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就得对差生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对差生的判定并不仅仅在智力方面,要知道差生“差”在哪,法国性格心理学家加尔(A·L·Call)认为:①学生的学业不良源于基础性的机械性、自动式知识的不足,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高级心智能力的不足。②高级心智活动在于抽象性、概念性能力所使然。因此,不囿于具体的感性材料,能展开抽象思维的性格是理想的。智力与学业不良相悖的现象并不是源于智力的因素。有一个常被引用的数字,智商在122—127之间的英国学生中的7.7%是差生,相反智商在91—73之间的学生中35%不是差生。这种现象,被解释为由于非智力因素补偿了智力缺陷所致[5]。因此,差生的判断,对学生的学业失败需要区分出种种不同的程度。教师还要注意区分偶然性、暂时性的学业不良与真正的学业不良,划清两者的界限。一些教师往往将源于个性的暂时性的学业不良误认为是源于智力落后的学业不良,这也会贻误一些学生的成长。,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相关文章

tag: 后进生转化,后进生转化大全,班主任资料 - 后进生转化

相关分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