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学习中心 | 下载中心 | 知识大全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教育学习教学计划总结教学工作计划《倾听声音》教学设计

《倾听声音》教学设计

11-08 12:26:19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836次 
标签:教学工作计划大全,http://www.duosi8.com 《倾听声音》教学设计,

  《倾听声音》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3课《倾听声音》

  【教材理解】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声音为探究对象,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活动。本课设计了“寻找声音”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两个活动,使学生通过倾听声音和模仿声音,产生探究声音的兴趣,并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寻找声音。教材首先展示了学生熟悉的一些情境图,让学生了解声音的普遍性。实际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让学生听一听,并说出发声的物体;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还听过那些声音,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声音的重要性。接下来,教材指导学生用“我在……听到了……发出……的声音”的形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声音的问题,并选择探究性强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此,教师不必急于判断学生选择问题的好与坏,重点让学生探究声音的兴趣,并试着选择有意义的问题。

  第二部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图片: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造声音的情景。这里只是一个提示,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带来的或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制造声音,并将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为后面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打下基础。接下来,教材出示讨论问题,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再次观察发声的物体,找出其共同的规律,从而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活动“如何使鼓或锣停止发声”,可以用手感觉,当声音停止后,鼓或锣的声音也随之停止,从另一方面验证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设计理念】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信息技术的确以其色彩鲜艳的图像、动画、声音效果和灵活多变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采用幻灯、投影、计算机等多媒体,能使科学课的教学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就拿本节课来说,孩子们对于声音只是停留在一个表面的认知,而要了解声音的更深层的知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实现了“生生、师生、人机”等的互动,教学中,配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文字,使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全方位地了解声音,从而激起孩子们对于声音知识的探究。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这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实验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缘由,知道整个的过程。我把它分为四个部分,每个环节层层推进,由扶到放。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亲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学情简介】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声音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每天都与声音打交道,从早晨起来到晚上入睡前,总是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闹铃声、鸟鸣声、水流声、风声、电铃声第,但对于声音产生的原因、声调的高低与强弱等知识还是比较模糊的。本课就是在学生原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学生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在活动与体验中构建科学知识,在体验与发现中获得探究的快乐,并产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用科学的方法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
  2.能够对周围的声音提出自己行研究的问题。
  3.够用眼、耳、手等多种器官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出声音时产生的现象,并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通过关注声音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普通现象。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孩子们的探求兴趣,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借助其他物体来感受物体的振动。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与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课件

  2.实验器材:烧杯、水、笛子、音叉、小鼓、带线的泡沫小球和乒乓球、吸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本课

  1.教师:在我校南教学楼门前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谁知道写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预设: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爱心热心好奇心心心相印。)学生说出后可以适当表扬:你真是个认真观察的孩子;如果说不出来,则由教师出示。
  2.教师:对就是这幅对联: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爱心热心好奇心心心相印。课件出示对联。“好奇心”是我们学好科学的基础,“声音”是我们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倾听声音,了解声音,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出示课题图片。<</SPAN>板书课题3.《倾听声音》>

  设计意图:由我校南教学楼北门柱子上的一副对联“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爱心热心好奇心心心相印”引入,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文化,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只要你能认真观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教师:谁知道“倾听”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回答。(预设:仔细听,认真听……)教师适时表扬:嗯,你真聪明!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最会倾听。教师环视学生看学生坐好后进入下一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师生互动学新知

  ◆活动1:寻找声音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声音,请大家认真倾听,听听它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你在哪听过这种声音,然后用“我在……听到了……发出……的声音”的形式,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描述你听过的这种声音。

  教师播放声音,学生认真倾听,然后“我在……听到了……发出……的声音”的形式描述。(预设:我在上学的路上听到了小狗发出的汪汪的声音,我在奶奶家听到了公鸡发出喔喔喔的声音,我在马路上听到了汽车喇叭发出的嘀嘀的声音,我在河边听到了鸭子发出的嘎嘎嘎的声音,我在晚上听到了爸爸发出呼噜噜的声音,我在院子里听到了婴儿发出咯咯咯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发声的物体,并能模仿各种声音,为后面引出“声源”的概念奠定基础。

  2.教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发声的物体,我们把这些“能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SPAN>板书:一、能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如:流动的水、鸣叫的小鸟、校园的电铃声等都是声源。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声源,谁能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回答。(预设:鸣笛的汽车、唱歌的同学、啼鸣的公鸡、飞行的飞机……)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声源的概念,并通过由学生说出更多的声源实例,来加深印象。

  3.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或者说你对那些问题感兴趣?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后交流。(预设: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怎么传入我们耳朵的?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每个人的声音都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适时板书。<</SPAN>板书:二、提出声音问题:1.产生?2.现象?3.传播>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声音现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为引出下一个环节奠定基础。

  4.刚才同学们围绕声音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其他的问题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解决。<</SPAN>板书:声音的产生>

  5.教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教师出示自制的小鼓并敲击使其发出声音,引导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预设:听到了小鼓发出的声音)

  鼓面有什么变化吗?(学生回答预设:鼓面振动)

  怎么能感受到鼓面的振动?(学生回答预设:用手摸一摸鼓面)

  有没有更直观更明显的办法呢?(学生回答预设:在鼓面上放一些豆粒、放一些沙粒、放一些水)教师适时表扬。

  教师出示豆粒,谁能来试一试?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实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预设:豆粒跳动起来)说明小鼓发声时鼓面在——?(学生回答预设:小鼓发声时鼓面在振动)

[1] [2]  下一页

,《倾听声音》教学设计
《《倾听声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tag: 教学  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大全,教学计划总结 - 教学工作计划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