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学习中心 | 下载中心 | 知识大全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教育学习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岳阳楼记》训练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训练试题及答案

11-08 12:26:50九年级语文试题
浏览次数:347次 
标签:九年级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duosi8.com 《岳阳楼记》训练试题及答案,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1一14 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山间之四时也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1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甲]:
                 
 [乙]:                          

1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5- 20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5.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2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16.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17.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18.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分)

                                                
19.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0.请从乙文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
                                       

《岳阳楼记》复习作业纸答案:
1.B   2.C  
3.(1)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   
4.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 
5.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6.C
7. (1)他的(2)这 
8. B
9. (1)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
10.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1.(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12.(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13. [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14.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15.⑴交错相通    ⑵有时
16.⑴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
⑵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17.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⑵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9.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重点落实“微、斯”等词和“与谁归”这一特殊句式。)
20.略(3分,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上一页  [1] [2] 

,《岳阳楼记》训练试题及答案

相关分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