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
04-06 14:55:37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浏览次数:799次
标签: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www.duosi8.com
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
体验 探索 感悟
——《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
此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4、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感知、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运用了CAI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概括、探究、创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更好实现以上的教学理念,我在课前准备了CAI课件,直尺、皮尺、测绳等测量工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准备测绳(或卷尺)、彩笔、直尺。为更好地学习知识作好了充分的硬件准备。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运用CAI课件演示,故事引入:小蚂蚁练长跑情境图,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沿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周,并活泼可爱的向同学们打招呼。采用音响型媒体与图象型媒体结合,声形互补,相得益彰。形象的演示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周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
第一步:用CAI课件显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
第二步: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几个封闭图形。
第三步:有选择性的展示学生画图。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学,我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了的各种叶片描出一周的长度,在描的过程中体会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里面部分不是周长。
(2)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
(3)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怎样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长度?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学生从生动的媒体卡通形象蚂蚁练长跑情境中得到启示。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1、量:在量腰围、头围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小组交流中说一说测量的过程。活动形式也灵活多样,可以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只要能测得结果,都给予肯定,而且测量的内容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最后,配合电脑媒体演示操作过程,完善认知,统一方法。
2、围:用学生喜欢的彩色笔描出图形的边线(即周长)
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描图过程,让图象媒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点,但只能描一周,巩固周长的含义。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1、想: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三角形要量几条边?”“四边形要量几条边?”“为什么?”逐渐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般三角形、四边形周长的方法。
2、算:课件显示几幅平面图形,验证结果,揭示算理,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3、练: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课件中的两组图形,并通过测量、移动等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全班汇报,结合学生的想法,借助多媒体展示边线的移动过程,直观地比较出两组图形的周长,从而深化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他们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通过提示性的引导,让学生联贯的概括出什么是周长,补充板书,完善内容,提示课题。
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一文由(www.duosi8.com)www.duosi8.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
体验 探索 感悟
——《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
此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4、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感知、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运用了CAI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概括、探究、创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更好实现以上的教学理念,我在课前准备了CAI课件,直尺、皮尺、测绳等测量工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准备测绳(或卷尺)、彩笔、直尺。为更好地学习知识作好了充分的硬件准备。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运用CAI课件演示,故事引入:小蚂蚁练长跑情境图,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沿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周,并活泼可爱的向同学们打招呼。采用音响型媒体与图象型媒体结合,声形互补,相得益彰。形象的演示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周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
第一步:用CAI课件显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
第二步: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几个封闭图形。
第三步:有选择性的展示学生画图。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学,我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了的各种叶片描出一周的长度,在描的过程中体会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里面部分不是周长。
(2)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
(3)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怎样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长度?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学生从生动的媒体卡通形象蚂蚁练长跑情境中得到启示。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1、量:在量腰围、头围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小组交流中说一说测量的过程。活动形式也灵活多样,可以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只要能测得结果,都给予肯定,而且测量的内容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最后,配合电脑媒体演示操作过程,完善认知,统一方法。
2、围:用学生喜欢的彩色笔描出图形的边线(即周长)
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描图过程,让图象媒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点,但只能描一周,巩固周长的含义。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1、想: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三角形要量几条边?”“四边形要量几条边?”“为什么?”逐渐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般三角形、四边形周长的方法。
2、算:课件显示几幅平面图形,验证结果,揭示算理,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3、练: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课件中的两组图形,并通过测量、移动等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全班汇报,结合学生的想法,借助多媒体展示边线的移动过程,直观地比较出两组图形的周长,从而深化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他们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通过提示性的引导,让学生联贯的概括出什么是周长,补充板书,完善内容,提示课题。
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一文由(www.duosi8.com)www.duosi8.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
上一篇:数学教案-乘法-教案
《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相关文章
- 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
- ›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
- › 大班数学教案:花儿与夹子
- › 幼教大班数学教案-猜猜电话号码
- ›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动物叫声
- › 幼教大班数学教案-学习2—9的相邻数
- › 幼教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整点和半点》
- › 幼教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 ›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 › 大班数学教案:无穷无尽的排序模式
- ›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
- ›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7的组成
- › 大班数学教案:好好玩的蚕豆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教案
tag: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