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深化“党员议事会”,使党组织成为企业决策的“智囊团”。“党员议事会”是在企业党组织主持下,以党员骨干讨论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职工劳动保障等事项,集共同智慧,向企业经营层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机制。在桐乡市试点和三年推广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在程序上进一步加以规范,使之环环紧扣。会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找准议题;会中,组织党员围绕议题充分地酝酿讨论,集思广益;会后,重点抓好落实,汇总党员的意见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提交企业经营层研究办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向党员职工通报。通过“党员议事会”,找到了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创建了企业党组织维权监督的舆论平台,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目前,全市已有8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员议事会”制度,党组织是企业决策的“智囊团”已成为众多业主的共识。
开展“民企联村”,使党组织成为企业树立社会形象的“催化剂”。积极探索建立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载体,开展“民企联村,关爱三农”活动,组织企业党组织和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企业党组织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帮助联系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建设一批连村通组达户道路,开展“为农民兄弟送健康”活动,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等,支持现代新农村建设;村党组织帮助企业党组织建立制度,加强党建业务指导,实现了双向互动。通过开展“民企联村”活动,在全市形成了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良好氛围,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合力。目前,已有1100多个企业党组织与438个村党组织结成对子,企业累计出资3177.6万元,形成了“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大好局面。同时,在上级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下,广大业主也纷纷响应党组织号召,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反哺社会”行动中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光彩事业、慈善事业贡献力量。以来,全市来自非公有制企业的慈善捐款达3200多万元。
创建“党建联合体”,使“龙头”企业党组织成为创业创新的“孵化器”。根据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在嘉善县魏塘镇、平湖经济开区试点创建“党建工作联合体”,发挥“龙头”企业党组织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以整体集中优势推动企业党建工作。成立联合体理事会,每月召开理事(扩大)会议,每季上一次党课,共同组织大型活动,扩大声势,增强影响力;统一开展群众推优,统筹进行教育培养,“龙头”企业党组织帮助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联合体成员企业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以“龙头”企业党组织率先示范为先导,带动联合体成员共同围绕企业和谐发展这个目标发挥作用。创建党建工作联合体,有效整合了资源,实现了企业间优势叠加。
近年来,我市在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这只是初步的。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政治领导,切实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优势,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下一步,要紧扣构建和谐社会主题,围绕“创业创新”目标,从载体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合力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创业创新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要求我们围绕“双创”战略、在谋划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载体上下功夫。企业是创业创新的主体,创业创新又是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做大做强的必然途径。党组织就要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设计有效的载体,主动服务、积极推进企业创业创新。我们计划在试点的基础上,整合涉及企业的各类评创活动,在乡镇(街道)层面开展“创业创新·共建和谐”先进企业评创活动,在市、县层面开展“创业创新·共建和谐”示范企业评创活动,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社会责任和党的建设等内容统一纳入考核范围,既使企业党组织工作有抓手,又激励引导企业科学发展,自觉支持党建工作。
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党员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创新党内制度机制、在增强企业党员的主体意识上下功夫。党组织是由党员个体组成的,党员队伍的状况影响着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党员自身素质与党员主体地位密切相关。从目前企业党员队伍的现状来看,有些党员“职工”意识强于“党员”意识,“雇佣”意识强于“主体”意识,对经济体的依附感强于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如果党员主体意识弱化,即使党组织一再要求和督促,党员发挥作用也是被动的、勉强的、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服务机制,对企业党员真正在生活上关心、能力上培养、利益上维护、权利上保障,增强
www.duosi8.com 主体意识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始终把发挥主体作用作为自身的一种自觉行动和神圣责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作为党组织发挥作用独特的外部关键因素,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工作、在提高业主认同感上下功夫。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离不开业主的支持。目前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主要从企业内部解决,党组织成员是企业聘任的职工,企业主对党建的理解程度、对党组织工作的支持程度直接影响着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主的教育引导工作,使他们能做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关键靠党的政策,增强对党的感情,提高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优化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要特别重视党员业主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忠诚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谐发展教育,使他们成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中坚力量,发挥好创业创新的示范作用、诚信守法的表率作用、回报社会的带动作用、支持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业主。
乡镇(街道)党(工)委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和具体责任者,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制、在落实真抓真管上下功夫。基层党委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者和具体组织者。从现实来看,一方面有的乡镇(街道)党(工)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工作上,抓党建工作的精力投入、资金投入、力量配置等与面广量大的基层党建工作不配套;另一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重视不够、探索不够,往往“重农村、轻非公”。因此,要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党(工)委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落实党(工)委书记“一肩双挑”责任,使他们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党建工作;要健全工作督查和通报制度,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使他们像联系项目、工程一样联系党建工作。探索完善组织员制度和“一企一指导员”制度,加强乡镇(街道)党(工)委抓党建工作的力量。建立定期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企业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和“业主联谊会”制度,积极探索区域性党建工作新路子,依托工业区、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经常性指导,做到真抓真管。
群团组织在促进企业内部和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党群共建机制、在形成工作合力上下功夫。群团组织是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党群共建,对于维护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树立“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工作理念,把群团组织建设纳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研究探索内在规律,不断丰富党建与群建紧密结合的形式、内容和方法,逐步形成党组织对群团组织“思想上带、组织上带、工作上带”、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组建联推、机制联建、活动联办、教育联抓、考核联动、典型联树”、群团组织“推优入党、服务党建”的“三带、六联、一服务”工作格局,造大声势、扩大效应、形成合力。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 ›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 ›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tag: 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格式,调研报告范文,公文写作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